絕對干貨,教你如何測算合理的庫存
添加時間:2014-3-14 13:36:08 點擊量:
一、庫存是指倉庫中實際儲存的貨物。合理庫存就是庫存量掌握在適度的定額和庫存周轉量。
二、合理庫存的一個簡單計算方法:許多經銷商都經歷過壓貨和斷貨,其中滋味也只有他們知道。貨物積壓對經銷商來說,在程度上激發了經銷商的推銷力度,但更多的還是負面影響,壓力過大就會導致經銷商低價拋貨,對上游和產品產生一些不好的想法。斷貨不僅會降低消費者購買的滿意度和對品牌的忠誠度,還可能瓦解網絡,造成經銷商倒戈。最重要的是,斷貨損失掉產品的潛在銷售機會和利潤,給競爭品牌以可乘之機,導致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。所以這就要求經銷商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庫存,以便于進行產品補貨。
查了許多資料,目前大家常用的還是“1.5倍安全庫存法則”。1.5倍安全庫存法則,舉個例子:假如一家商店上次你拜訪時他的存貨是10箱,然后他又進了5箱貨,一周后去拜訪發現他的存貨是12箱,那么這次他應該進多少貨?――答案是不進貨。因為這一周他的實際銷售量是10+5-12=3箱,而庫存數12箱遠遠大于他一周的銷量,所以他不可能斷貨。這就是運用了1.5倍安全庫存法則,原則是這樣的:
1.上周期的實際銷量=上期存貨+上期進貨量-本期存貨量;
2.客戶的安全庫存量應該≥客戶在上一個拜訪周期內的實際銷量,(為了確保不斷貨不積壓,一般以安全庫存量的等于一個拜訪周期客戶實際銷量的1.5倍為標準);
3.客戶的進貨量=安全庫存數-現有庫存量。即:合理進貨量=[(上期庫存量+上期進貨量)-本期庫存量]×1.5倍-本期庫存量。在經營過程中,造成壓貨、斷貨的原因很多,但由于庫存管理不善而引發的壓貨、斷貨是最無謂的“犧牲”,如果我們能夠規范制度、加強管理,那么這種損失是可以避免或者降低的。。